从学校巨变说改革开放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斗转星移,岁月如梭,改革开放已经整整走过40个春秋。
我1976年参加工作,于2017年6月退休,在古浪县大靖镇4所学校当过老师和负责人,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的学校巨变。
如今,走进大靖的一所所学校,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画卷中,处处感受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息和浓厚的文化氛围。然而,就在1976年我刚参加工作时,“黑屋子、泥台子、烂桌子、破凳子,坐着一群泥孩子”,这是改革开放之初学校教育的真实写照。
1980年,我调入大靖中心小学,虽说这里条件相对好一些,但仍有一大部分教室是解放前的破房子,如果留到现在可以说是文物。当时学生在破烂的教室上课,夏天风吹雨淋,冬天严寒交加,条件十分艰苦。当时师资缺乏,文化水平也比较低。
1983年以后,在一片“人民教育人民办”的呼声中,家乡父老乡亲勒紧腰带办教育,大靖初等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教育教学质量也有了大的提升。
2011年9月,大靖九年义务教育通过国家验收,从此学校发展步入均衡发展期。大靖初级中学、大靖中心小学、大靖第二小学、大靖东关小学、大靖镇中心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乡村孩子和城镇孩子一样,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各学校苍松挺拔、翠柏茂盛,国槐参天、杨柳婆娑,文化建设繁花似锦,三风建设启迪师生,学校已成为乡村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大靖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只占20%左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师数量和专业水平有了极大提高,通过普通师范院校扩大招生规模等措施,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和办公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工资由30年前的每月几十元,涨到目前的月平均工资四五千元,教师的医保金、养老金和住房公积金都得到落实,彻底解除了教师的后顾之忧,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无私奉献,教师由过去的“臭老九”变成今天受人崇尚的职业。
改革开放以前,学校的教学设施几乎为零。几间破旧教室里面挂着一块黑板,老师上课只有几支粉笔,同学们几乎连地球仪都看不到,上地理课只能看着简易挂图,听老师讲述。没有运动场,跑步只能围着校园转,上体育课除了掷标枪,就是投“手榴弹”。由于没有实验设备,我们给学生上实验课,做实验就变成讲实验。近几年,学校校容校貌及图书、仪器等硬件设施逐步得到改观。不仅实现“两基”达标,“学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凳”的 “一无两有”目标,而且形成了“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的社会共识。通过“危改工程”、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和图书仪器设备充实等,学校的办学条件更是得到了极大地改善。截至目前,班班通项目全面实现,学校理、化、生、科学实验室内仪器配备,音体美器材达到省级类标准。学校功能室齐全,教育教学寓于活动之中,学生用现代教育手段学习,个性张扬,特长发挥。
前不久,我有幸参加了工作站退休教师调研会,目睹了大靖中心小学十几个学生社团活动,婀娜多姿的舞蹈、雄壮有力的鼓号、花枝招展的花束、翩翩起舞的腰鼓……孩子们的投入表演,使我泪花飞溅,我看到的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作者田鸿武,系古浪县大靖教育工作站退休教师)
我1976年参加工作,于2017年6月退休,在古浪县大靖镇4所学校当过老师和负责人,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的学校巨变。
如今,走进大靖的一所所学校,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画卷中,处处感受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息和浓厚的文化氛围。然而,就在1976年我刚参加工作时,“黑屋子、泥台子、烂桌子、破凳子,坐着一群泥孩子”,这是改革开放之初学校教育的真实写照。
1980年,我调入大靖中心小学,虽说这里条件相对好一些,但仍有一大部分教室是解放前的破房子,如果留到现在可以说是文物。当时学生在破烂的教室上课,夏天风吹雨淋,冬天严寒交加,条件十分艰苦。当时师资缺乏,文化水平也比较低。
1983年以后,在一片“人民教育人民办”的呼声中,家乡父老乡亲勒紧腰带办教育,大靖初等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教育教学质量也有了大的提升。
2011年9月,大靖九年义务教育通过国家验收,从此学校发展步入均衡发展期。大靖初级中学、大靖中心小学、大靖第二小学、大靖东关小学、大靖镇中心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乡村孩子和城镇孩子一样,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各学校苍松挺拔、翠柏茂盛,国槐参天、杨柳婆娑,文化建设繁花似锦,三风建设启迪师生,学校已成为乡村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大靖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只占20%左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师数量和专业水平有了极大提高,通过普通师范院校扩大招生规模等措施,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和办公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工资由30年前的每月几十元,涨到目前的月平均工资四五千元,教师的医保金、养老金和住房公积金都得到落实,彻底解除了教师的后顾之忧,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无私奉献,教师由过去的“臭老九”变成今天受人崇尚的职业。
改革开放以前,学校的教学设施几乎为零。几间破旧教室里面挂着一块黑板,老师上课只有几支粉笔,同学们几乎连地球仪都看不到,上地理课只能看着简易挂图,听老师讲述。没有运动场,跑步只能围着校园转,上体育课除了掷标枪,就是投“手榴弹”。由于没有实验设备,我们给学生上实验课,做实验就变成讲实验。近几年,学校校容校貌及图书、仪器等硬件设施逐步得到改观。不仅实现“两基”达标,“学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凳”的 “一无两有”目标,而且形成了“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的社会共识。通过“危改工程”、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和图书仪器设备充实等,学校的办学条件更是得到了极大地改善。截至目前,班班通项目全面实现,学校理、化、生、科学实验室内仪器配备,音体美器材达到省级类标准。学校功能室齐全,教育教学寓于活动之中,学生用现代教育手段学习,个性张扬,特长发挥。
前不久,我有幸参加了工作站退休教师调研会,目睹了大靖中心小学十几个学生社团活动,婀娜多姿的舞蹈、雄壮有力的鼓号、花枝招展的花束、翩翩起舞的腰鼓……孩子们的投入表演,使我泪花飞溅,我看到的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作者田鸿武,系古浪县大靖教育工作站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