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关于我们
首页 领导之窗 政府文件 走进武威 今日武威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畅游武威 投资武威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今日武威» 武威要闻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作者:马爱彬 | 来源:武威日报 | 发布日期:2018-06-21 | 阅读次数:  [] [] []
    “豁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是石述柱入党时立下的誓言。半个多世纪,从风华正茂到年近古稀,“治沙英雄”石述柱始终坚守这一誓言,扎扎实实做了“一件事”。因为这“一件事”,他成了“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全国劳动模范”,荣获首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提名奖,并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石述柱所在的宋和村地处民勤县西沙窝,东、西、南三面被沙漠环绕。在石述柱童年的记忆里,宋和村是最穷最苦的地方。从南到北的路上,十几里不见几棵树,树上也看不到几只鸟。老人们常说,不是地不养人,是风沙刮走了好日子。
    要想挖断穷根,就得治住风沙。1955年,19岁的石述柱,联络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向村党支部请战,组建起了一支30多人的青年治沙突击队,挺进村东头的大沙河治沙。插风墙、埋沙障、挖树坑、栽树苗,可大风一起,不是被风卷走,就是被沙埋压。村东头受挫,石述柱又转战到村南边的张家大滩,种红柳、植沙棘,苦干6年,换来20亩郁郁葱葱的林地。
    区区20亩林地,对石述柱来说却是一片充满绿色的希望。1963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石述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治沙的重任,继续战斗在治沙造林的阵地上。寒冬腊月,他带着村干部,在流沙最严重的杨红庄滩仔细察看风沙的流向,研究在哪里能种草栽树。经过观察研究,他作出了一个改变宋和村命运的决定:在杨红庄滩建一个林场,压沙栽树,步步为营,筑起绿色屏障,彻底治理风沙危害。从此,宋和人养成习惯,每年春秋两季,雷打不动地治沙造林。
    常年的治沙造林实践,让石述柱意识到,沙漠里种树,不能全靠土办法,还要让群众有信心,得让他们见到成效。石述柱找到有关部门,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放弃了以往单线式黏土沙障压沙的土法子,采用新式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结构,使网格中的草木成活率达到80%以上。上世纪60年代初,甘肃省治沙试验站在宋和村附近成立。石述柱得知后,三天两头往试验站跑,请教技术人员,邀请他们进村调研,并从试验站引进毛条、花棒、云杉等新品种,为治沙植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几十年来,石述柱带领宋和村村民在杨红庄滩共栽植白杨、沙枣、梭梭、毛条、花棒等防风固沙林7500亩,压设各类沙障80多万米,固定流沙8000亩,新增耕地2400多亩,在茫茫风沙线上建起了一道长9公里、宽2.5公里的绿色屏障。
    然而,石述柱对科技治沙模式的探索并没有停止。他对传统固身削顶的治沙方法进行了改进和补充,将黏土沙障与林木封育结合,使固定的沙丘反过来成为保护田地的屏障。这种新模式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肯定,称之为“宋和样板”,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将其命名为“民勤模式”。德国、法国、以色列等10多个国家的专家也前来考察,他们由衷地称赞宋和的治沙是个奇迹。
    如今,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退下来的石述柱,依然积极发挥余热。他担任了宋和村综合治沙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带领群众继续奋战在风沙线上。他说:“只要活着一天,治沙队伍中就不能少了我石述柱。”宋和村每年压沙造林500多亩,全县每年的义务压沙造林,石述柱也是一次不落。
    2005年春天,开展 “拯救民勤生态援助行动”,古稀之年的石述柱捐资1400元,购买梭梭树苗28000棵,与数千名干部群众一起,将这些树苗栽植在民勤城西的勤锋滩上。
    昌宁西沙窝是民勤西边风沙口之一,2010年开始实施规模化治理。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上,石述柱和昌宁村原村党支部书记高成平进行了一次交谈,从工程规划到现场组织,使高成平心里一下子亮堂了。科学的方法加上积极性很高的群众,风沙就一定能治住。8年过去了,昌宁西沙窝的梭梭林郁郁葱葱,沙害被彻底治理。
    岁月不老公仆情,夕阳已红赤子心。石述柱,半个世纪前的那个钢筋铁骨的壮汉子,如今已83岁高龄了。岁月,在他脸上刻下深深的沟壑,在他鬓边染上薄霜,但他的雄心壮志却丝毫未减。2018年春天,石述柱又和宋和村的群众在杨红庄滩栽下数十亩梭梭林,石述柱登上宋和治沙纪念塔望着向沙漠延伸的林网欣慰地说:“多少年了,总算把肆虐的风沙治理住了。”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主办:中共武威市委  武威市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武威市委办公室  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序号:陇ICP备11000005号-1站长统计

甘公网安备 62060002000112号

网站标识码:620600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