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关于我们
首页 领导之窗 政府文件 走进武威 今日武威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畅游武威 投资武威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今日武威» 武威要闻

富口袋先富脑袋
——天祝县深入实施“精神扶贫”工程纪实

作者:张海涛 | 来源:武威日报 | 发布日期:2018-07-18 | 阅读次数:  [] [] []
  “我现在在天禾食用菌厂上班,不管阴天下雨,每月都有4000多元的工资收入。虽然贫困,但我不能等着别人来帮扶,还得自己努力拼搏。”在天祝天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务工的打柴沟镇深沟村贫困户陈俊涛说。
  在天祝县,像陈俊涛一样,已有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在各级党委、政府及驻村帮扶工作力量的支持下,由过去“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扶贫扶智更扶志。近年来,天祝县在脱贫攻坚中,大力实施“精神扶贫”工程,通过思想引导、典型带动、文化熏陶等方法,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望,呈现出人人争先进、发展日日新的良好势头。

宣教激发新动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智志双扶是关键。要坚持一手抓物质扶贫、一手抓精神扶贫,加强宣传教育和思想帮扶,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内在动力,确保实现全县整体脱贫目标。”天祝县委农办、扶贫办主任张英文说。
  天祝县县、乡、村三级联动,充分调动乡镇干部、脱贫攻坚帮扶干部、大学生村官、致富能人等参与,组建宣讲小分队,走进各贫困村开展政策理论宣传、心理疏导、爱心帮扶、科技培训等宣教活动。特别对于那些丧失信心的贫困户,宣讲人员与他们“补感情”“拉家常”“交朋友”,讲清讲透扶贫政策利好、现场传授脱贫致富经验,认真倾听贫困群众的精神需求,帮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培育其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今年至目前,共开展贫困村各项政策理论宣讲240场次。
  天祝县按照内宣与外宣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融合、主题宣传与成果展示相穿插的工作思路,精心策划,创新载体,整合媒体资源,拓宽宣传渠道,汇聚全县干群助力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力量。尤其大力开展了以“学先进找出路”为主题的勤劳致富典型宣传,宣传了在脱贫攻坚中通过自身努力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着力营造脱贫攻坚、精神扶贫的浓厚舆论氛围。

弘扬美德立标杆

  “以前村里随礼最少都要100元钱,红白喜事一年支出几千元。现在村里红白喜事提倡简办,既省钱又省事。”天祝县松山镇鞍子山村村民高永成说。
  “从精神扶贫入手,我们制定村红白喜事管理办法,凡涉及宴请的只限于直系亲属,制止了原来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风气,老百姓都非常认可。”松山镇鞍子山村党支部书记王汝云说。
  近年来,天祝县扎实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乡村文明行动,深入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八个一”示范工程。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制定印发了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实施方案,督促指导171个行政村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群众自治组织,在树立农村新风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认真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好公婆等选树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影响带动贫困群众学习先进、礼敬模范,形成崇德向善、脱贫光荣的新风尚。

文化惠民暖人心

  每到傍晚时分,天堂镇天堂村文化广场就变得格外热闹。随着欢快的音乐声响起,藏、土、汉等多民族群众摆起队形,跳起锅庄舞,孩子们成群结队追逐嬉戏,老人们坐在一起闲话家常……该镇农牧民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成为广场的一道风景线。
  天堂镇文化站站长卫雄才说:“修建广场前,大家晚饭过后只在家里看看电视、打打牌打发时间。如今,广场就是村民们丰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促进邻里和谐的‘福地’。”
  为让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该县坚持以文惠民、以文育民、以文化民,不断繁荣乡村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精心打造农家书屋、“乡村舞台”等平台,让群众拥有更多的文化活动阵地。广泛开展“乡村舞台”“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坚持开展民族民间文艺大赛和非遗文化展演活动,以脱贫政策、脱贫致富典型事迹、移风易俗等为素材,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小品、快板等文艺节目,不仅为贫困群众送文化服务,更为群众种下了文化种子。
  精彩的系列文化活动生动展现了“脱贫攻坚”的精神力量,让广大贫困群众感受到了“文化惠民”政策的温暖,更有效地引导贫困群众提振信心、励志脱贫。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主办:中共武威市委  武威市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武威市委办公室  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序号:陇ICP备11000005号-1站长统计

甘公网安备 62060002000112号

网站标识码:620600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