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 大民生
干净的便池,锃亮的淋浴喷头,整洁的地板墙面,手纸、洗手液、飘香盒、洁厕灵等用品一应俱全……这是6月26日,记者在天祝县安远镇直沟村一组农户郭世杰家中看到的情景,以往农村“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的简易旱厕不见了。
这些改变,源于一场逐步深入的“厕所革命”。
至目前,天祝县在县城、机关企事业单位、旅游景区、农村等各领域开工建设卫生厕所10015座,已完工3194座。这为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文明城市创建奠定了基础。
一
“以前,厕所在猪圈边上,环境卫生很差,一到夏天满是蚊子、苍蝇,院子里空气很不好。”提起过去的厕所,松山镇中大沟村的刘有瑚很是尴尬。
旱厕不仅是影响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中的一块“短板”,更是影响农村环境卫生、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一大顽疾。改善厕所卫生已成为天祝县广大群众最迫切想解决的事情之一。
今年,一场向“脏、乱、差”宣战的 “厕所革命”,在天祝全面展开。该县把“厕所革命”与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及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制定下发《天祝县2018年“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细化了县住建、财政、发改、扶贫、国土、旅游、卫计等部门的改厕工作职责,明确了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各乡镇也确定专人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落实措施,靠实责任,明确要求,做好协调指导,加强督促检查,促使改厕工作落到实处。
改厕工作看似小事,却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件大事。在推动各领域改厕工作中,该县把改变旧习与提升文明观念相结合,不仅有效改变了人居环境,还及时预防疾病传播,改变了农村如厕的不文明现象,极大提升了村民素质,有力带动了城乡环境卫生改善,大力提升了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二
在华藏寺镇红大村,记者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改厕。“以前的露天茅厕,简易不方便,味道很难闻,上厕所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村民李进德说,现在改成了冲水的厕所,不仅安全实用,而且十分卫生。
“改水厕,不掏钱,具体建设费用由县政府一力承担。”天祝县全域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县政府给予每户3000元补助,农户基本上不用掏钱。
在红大村,村支部书记胡登岑告诉记者,为把这一民生工程落实到位,村里随即召开了村“两委”会议,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和措施。经过努力,目前全村133户改厕任务全面落实。
为将改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天祝县十分注重规范化建设,县住建部门与各乡镇一道对改厕工作进行科学指导,统一建造标准,严格技术规范,确保改造质量,对施工过程中执行规范不严格的,及时制止并予以纠正,对存在质量问题的责令施工队返工重建,确保改厕质量过关。
华藏寺镇在农村改厕中注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据该镇负责改厕工作的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改厕工作能够按时完成,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分别在每个村建立3至5户示范户,使群众更加直观了解改厕整体效果,明白改厕标准和要求。
三
在推进农村旱厕改造过程中,天祝县不断探索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积极构建一条从“厕所”到“农田”的绿色产业链条。
“农村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经常是粪便露天堆、污水到处流。”安远镇党委书记周杰说,通过农厕改造后,将采用一体化两格式或三格式化粪池卫生厕所建设,推行有机肥还田措施,有效遏制污水乱排乱倒,既可以让村容村貌整洁,又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天堂镇党委书记张晓宏告诉记者,将这些农厕粪便及时清运、发酵,变成有机肥料,回归自然的同时也提升了地力,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宝贵财富。与此同时,一条“农户+清运发酵+种植基地”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也应运而生,推动农村走上一条绿色、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厕所为标志的乡村环境的改善,还为天祝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增添活力。“待改厕任务完成后,来这里观光的游客会比以往更多,尤其是节假日期间,人们会携带老人和孩子前来品尝农家饭、观赏山水风景、体验乡村生活,将不再因为厕所而心生顾虑。”天堂镇天堂村村民刚德义对记者说。
一个个卫生厕所,促进了生产生活环境和产业格局的变化,在广袤的天祝大地上,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