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关于我们
首页 领导之窗 政府文件 走进武威 今日武威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畅游武威 投资武威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今日武威» 武威要闻

文化旅游名市建设启航扬帆

作者:李林山 王雁 刘爱萍 | 来源:武威日报 | 发布日期:2018-07-22 | 阅读次数:  [] [] []
  文旅气昂昂,绿城清粼粼。7月20日,在全力推进武威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崛起的关键时期,全市文化旅游名市建设大会隆重召开。
  当日上午的会议高屋建瓴地确定了建设武威文化旅游名市、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我市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给出了文化旅游名市建设的清晰“线路图”;下午,著名乡村建设观察家望峤、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把多勋对与会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围绕文化旅游产业新理念、好典型“传经送宝”,倾情展望武威发展文化旅游名市的美好前景;晚间的武威体育馆灯火辉煌,兰州文理学院创排的大型陇剧《马踏飞燕》精彩演出,这部展现中国旅游标志丰富内涵的剧作,为深厚凉州文化资源创意、开发为特色旅游品牌演艺产品,完善旅游产业链的“娱”上求突破,起到了示范作用。
  开民窍,达共识。“武威建设文化旅游名市不仅势在必行,而且正逢其时、得天独厚。”会议回答了我市190多万老百姓关注的“为什么”、“能不能”建设文化旅游名市的焦点话题;凝智慧,绘蓝图。“规划引领,打造一心、五园、三带、四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总布局,把武威建设成名副其实的文化旅游名市。”会议绘出了近期重点实施全域旅游三年行动计划的“布局图”。各方发力,久久为功,“要不折不扣落实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黄金21条’。”会议为全市上下落实建设文化旅游名市各项任务鼓足心劲。
  文化旅游紧锣密鼓,武威城乡万马奔腾。这是一次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凝聚共识和力量的旅游产业启航扬帆的大会。不论会场上的党员干部,还是会外通过各种媒介关注会议的武威市民,精神振奋,反响强烈。

签约现场
 
  去年6月,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确定了“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的总体思路。整整一年的埋头苦干、认真落实,建设文化旅游名市的基础已奠定、条件已具备,广大干部群众眼里看得到日趋完善的文化旅游产业规划体系,一批优势企业和重点项目落地有声,武威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活力,体验得到大力弘扬“崇文尚德、包容创新”的城市精神对每一个武威人文明素质、心理品质的涤荡与刷新,崇德向善、崇文尚学、绿韵绕城、清新洁净的武威新形象已经树立了起来。
  武威文旅集团董事长陈晓峰介绍说:“往年人迹少至的白塔寺景区,经过文旅集团市场化运作,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今年前6个月,白塔寺等4家景区共接待收费游客18.98万人次,门票收入38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43%。”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全市旅游人数698.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81亿元。参加会议的神泉山庄负责人李松林就是乡村旅游扶持政策的受惠者,“仅今年前6个月,我市乡村旅游人数有170多万,乡村旅游收入近3亿。这一块乡村旅游大蛋糕,我也实实分到了一块。”
  五指有长短,认识有差距。一年来,街头巷尾市民议论声不绝于耳,“为什么要建设文化旅游名市?”“能不能建成文化旅游名市?”
  市委书记柳鹏为此诚恳答政于民,他从国际、国内经济业态趋势着手分析,“没有任何一个产业,能像文化旅游产业这样,同时吻合综合产业、绿色产业、幸福产业、共享产业五大发展理念内涵和精神。” 在会上,柳鹏算了一笔经济账:“文化旅游产业关联带动性强,实施‘旅游+’,能加出110多个行业和部门。就是说,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就能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到5元。”
  武威的发展恰逢难得的全域旅游政策机遇期。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对走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作出重要部署;省上明确在十大主题旅游线路上规划建设“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出土地武威为中心,辐射金昌、张掖的中国旅游地标主题旅游线”;市上出台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黄金21条”,条条是真金白银。武威文化旅游资源丰度很高,实现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产业强市的转变,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新世纪以来,我国已进入消费经济和大众旅游时代,旅游需求爆发式增长,恰逢难得的全域旅游政策机遇期,武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可谓得其“天时”,势在必行;深厚的凉州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多样的自然地理风光、不可复制的独特民俗风情,武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可谓占其“地利”;一年多来,武威齐心聚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全民共识悄然形成,产业规划体系逐步完善,武威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可谓得“人和”。事实证明,武威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名市,完全符合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符合省上推动绿色发展崛起和建设旅游强省等部署要求,符合武威实际,顺应全市190多万老百姓的意愿。

《马踏飞燕》剧照一

  各方集智慧,文旅绘宏图。 一年来,市委务实谋划“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两盘新棋的布局,集合各方面的智慧,坚持规划引领,抢下“先手棋”。目前,《武威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武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即将完成,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网络化发展的春天已然来临。市委书记柳鹏说:“这两个规划,是武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科学蓝本,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武威全域旅游发展的总体布局,在武威各界干部群众和关心支持武威发展的友好人士的强烈关注下诞生了!
  “一心”、“五园”、“三带”、“四区”,这是近期重点实施全域旅游三年行动计划的“布局图”。按总体布局要求,力争到2020年,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8%,进入我市的游客人均消费水平接近1100元的全国平均水平。
  “一心”,即凉州文化旅游核心,把凉州城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五园”,即大漠绿洲·国家沙漠公园,天堂藏乡·祁连山国家公园,葡萄酒城·葡萄酒文化体验园,白塔圣寺·民族融合国家纪念公园,古浪红城·红色文化体验园。“三带”,即中部历史文化体验发展带,北部沙漠体验旅游发展带,南部民俗风情发展带,“四区”,即凉州历史文化创新示范区、民勤沙漠绿洲生态示范区、古浪丝路驿站文化休闲区、天祝雪域藏乡风情体验区。未来几年,这些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将坚持精品化“连线”,形成网络化的精品主题线路,对其他行业势必形成巨大的带动效应,推动武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山鸣谷应,风生水起。记者注意到,这份“布局图”在当日就通过一些微信公众号在朋友圈中,被市民纷纷关注、转载。网友“一为迁客 ”说:“历史文化名城武威,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独特的文化元素。正逢打造文化旅游名市之际,愿挖掘武威厚重的多文化积淀,培育武威正在兴起的沙漠越野等运动产业,不断开发壮大户外运动品牌项目,早日让武威实现文化旅游名市。”网友“大漠”说:“建设文化旅游名市,是推动武威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定准了盘星。”

剧照二

  全域旅游火武威,基础建设遍城乡。全域旅游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武威老百姓关注的问题。这次会议,对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给出了详细的“时间表”,关乎武威人全域旅游过程中应分享的“红利”也是多多。
  年内,4A级以上景区将开设旅游销售展示实体店,实现常态化演出,家家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的旅游品牌演艺产品。建立连接全市3A级以上景区的直通车网络,增加旅游巴士开行线路;城市公交也将在今后把线路向周边主要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延伸,完善夜间公交服务。今年还要实现A级景区、乡村旅游示范点免费WiFi全覆盖,推进3A级以上景区4G-5G高容量宽带建设。到2020年,全市旅游集散地、车站、酒店等涉旅场所实行网络化,届时,可以“一部手机游武威”了。
目前,我市引进对接了一批优势企业和重点项目。投资59亿元的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已经批复,投资30亿元的武威方特动漫主题公园和投资55亿元的文庙、古钟楼、罗什寺三大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今年前6个月,全市在建文化旅游项目72个,已完成投资13.32亿元,是“十二五 ”期间占比的4.14倍。
  武威城东工业园区新建的醋大妈文化体验综合体,即将完工投用。既是文化旅游项目,又是实打实在今年建起的酿造工业项目。连幢的彩钢厂房,古色古香的凉州醋文化体验馆,3D光电旅游品牌演艺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绿荫荡中。全馆采用声、光、电等现代表现形式,全新演绎焖、蒸、拌、酵、晒、淋等传统工艺流程,回归重现凉州熏醋的传统酿造技艺,展现凉州文化的丰富内涵。负责人张文柏说:“全市文化旅游名市建设大会的召开,给我们这些在建的文化旅游企业吃上了定心丸。我们一定要落实好会议精神,力争年底让‘醋大妈’文化体验综合体服务文化旅游。”

剧照三
  乡村大舞台,旅游新天地。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的刚性需求,是武威去今两年来红火发展起来的典型富民产业。我市已把乡村旅游作为重要的扶贫产业,今后集中要扶持有条件的1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可望实现村镇变景区、农舍变旅馆、农民变导游。著名乡村建设观察家望峤在会议培训活动中,精彩介绍了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的乡村旅游模式,引来阵阵掌声。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把多勋用“接地气”的语言,分析武威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的良法,提供了一项项符合武威乡村实际的“旅游套餐”,受训的党员干部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记起笔记。
  天祝县大红沟镇党委书记毛万海深有感触地说:“袁家村与大红沟村有相似处,过去很穷,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村民富了起来。看了袁家村乡村旅游模式,对比大红沟,寻找自己不足。我们将以这次会议精神大力,吸收培训专家的新经验、实战法,把乡村旅游做大做强。”

  当日晚,大型神话陇剧《马踏飞燕》在市体育馆精彩上演,为全市文化旅游名市建设大会献礼。浑厚的道情唱腔,变幻飘舞的水袖,悠长婉转的嘛簧,给夏日的武威市民带来了一场融历史文化与陇剧创意为一体的视觉盛宴。
  铜马也有爱。神话人物一登台,观众就被那高髻燕尾的头型、素净绣边的箭衣深深吸引,渔鼓、简板、水梆子激荡的乐声,把观众引入缘故的遐想。这部展现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丰富内涵的剧作,透过跌宕起伏的感人故事,给静止的马踏飞燕赋予了生命。武威十八中副校长马勇说:“这部剧无论从创作构思,还是艺术表演,都精巧细致,凝结了表演艺术家们的血汗。希望武威也能创作出这样一部旅游品牌演艺产品,让凉州文化‘活’起来。”
  在会议期间特别上演大型神话陇剧《马踏飞燕》,起到了我市完善全旅游产业链“娱”上求突破及时的示范作用。柳鹏强调,发展文化产业,一定要完善旅游要素支撑,在“吃”上做文章,在“住”上提品质,在“购”上下功夫,还要在“娱”上求突破。我市将以大型神话陇剧《马踏飞燕》在武威上演为契机,学习、借鉴兰州文理学院对重要历史题材进行文化创意,动员文艺界及各类演艺企业,创作出体现凉州文化丰富内涵的品牌演艺产品。积极打造《西凉乐舞》《凉州会盟》等剧目,引进开发大型实景表演+主题光影秀,提升演艺水平和知名度,更好地宣传武威丰富的历史文化。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主办:中共武威市委  武威市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武威市委办公室  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序号:陇ICP备11000005号-1站长统计

甘公网安备 62060002000112号

网站标识码:620600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