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甘肃省民勤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见闻
5月23日,记者走进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只见全自动喷灌设施整齐划一,泛着银光水花如珍珠洒落在地上。园区东部,100多间钢屋架日光温室排列整齐,蔚为壮观。
近年来,民勤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全力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
记者在种植户许建民的日光温室里看到,一排排人参果长势喜人,全新的温室大棚宽敞明亮。2017年,许建民以土地入股和资金入股两种形式,承包了两座日光温室,全部种植了人参果,每年除了6000多元的分红外,日光温室的收益也相当可观。
“土地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每年都能分到红利,这事放到几年前,老百姓想都不敢想。”许建民说。
民勤县坚持“规模化、区域性、多品种、高效益”的农业发展方向,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设施农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2015年,全县新建设施农牧业6442.28亩,其中养殖暖棚6008亩、日光温室434.28亩。2014年~2015年,日光温室棚均纯收入达2.2万元。
民勤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设设施农牧业示范园区,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县设施农牧业提质增效,先后打造了民勤陶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巴腾循环农业示范园区、中天肉羊繁育基地等一批现代农业,建成蔡旗沙滩、重兴上下案、三雷三陶等县级设施农牧业示范点47个。
同时,全县大力推广“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组建设施农牧业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组织1231家,培育发展家庭农场88家。加快品牌建设,注册了“漠上花”“玉乳”“中天羊业”“陶中果品”等品牌商标。积极发展农超对接的网上销售模式,畅通销售渠道,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目前,该县温室甜瓜、人参果等5个设施农牧业产品通过阿里巴巴、淘宝网等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与此同时,充分发挥“中国肉羊之乡”品牌效应,依托中天羊业有限公司20万只屠宰精深加工线,着力抓好肉羊销售加工。
优越的资源环境吸引外商投资
今年以来,民勤县依托农村“三变”改革,从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入手,积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据了解,总投资2.68亿元的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由腾盛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与苏武镇羊路村共同出资建成,园区以建设有机农产品及出口外销为目标,发展日光温室和特色蔬菜3800亩。其中,1800亩用于建设300间钢屋架无立柱日光温室和100间钢屋架拱棚,2000亩用于种植专门销往香港的特色蔬菜。
“民勤土地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光照时间长、温差大,而且无污染,种出来的蔬菜品质高、口感好,比较受香港顾客的认可。”
香港家农蔬果批发专门店有限公司甘肃德农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魏献炜说,吸引他们的是民勤县优越的资源环境:“今年在这里投资合作种植蔬菜2000亩,并希望能够长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总经理许尔才说:“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产业园目前已带动周边400多家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下一步将以基地为依托,发展生态旅游业,以更多的形式和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民勤县委书记黄霓告诉记者,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民勤县还综合运用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等措施,推进农业节水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农业生产逐步走上了高效节水之路。
打造红旗谷特色旅游村
记者来到民勤县重兴镇红旗谷特色旅游村,只见新建的主题广场干净整洁,旅游厕所别具一格,特色农家乐一条街彩旗飘飘……
去年以来,重兴镇着力打造红旗谷特色旅游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红旗谷村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在“土”字上下功夫,在“吃”字上做文章,充分挖掘本土生活元素,让到访游客充分体验原汁原味的民勤风土人情。
该镇按照“修旧如旧、古朴典雅”的理念,对20户旧农宅进行升级改造,现已投入运营13户。从去年开业以来,红旗谷村已累计接待旅客4.65万人次,实现收入56.3万元。记者在红旗四社看出到,精心雕饰的门楼,古色古香的平顶四合院,吃“盆盆鱼”、住“土坯屋”、睡“大土炕”,处处透出农家元素,游客在此可以品尝美食,体验农户生活。
徐景芳是红旗谷的村民,两个孩子都在读大学,每年花费4万元左右。她和丈夫以前一直做农产品代收,收入不稳定,经常为生计发愁。看着乡亲们农家乐越做越红火,她也做起了农家乐生意。五一小长假期间,徐景芳的“红崖鱼庄”正式营业,没想到开张第一个月就接待游客150多人次,收入1万多元。她说:“希望未来能把农家乐做出自己的特色,光顾的游客一天比一天多。”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民勤县以发展温室瓜菜、肉羊养殖、文化旅游、节水农业等主导产业为重点,在重兴镇红旗村、苏武镇羊路村等8个村先行试点,积极探索农村“三变”改革新机制,有效破解“三农”难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效、农村稳定,加快全面小康社会进程。
近年来,民勤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全力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
记者在种植户许建民的日光温室里看到,一排排人参果长势喜人,全新的温室大棚宽敞明亮。2017年,许建民以土地入股和资金入股两种形式,承包了两座日光温室,全部种植了人参果,每年除了6000多元的分红外,日光温室的收益也相当可观。
“土地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每年都能分到红利,这事放到几年前,老百姓想都不敢想。”许建民说。
民勤县坚持“规模化、区域性、多品种、高效益”的农业发展方向,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设施农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2015年,全县新建设施农牧业6442.28亩,其中养殖暖棚6008亩、日光温室434.28亩。2014年~2015年,日光温室棚均纯收入达2.2万元。
民勤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设设施农牧业示范园区,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县设施农牧业提质增效,先后打造了民勤陶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巴腾循环农业示范园区、中天肉羊繁育基地等一批现代农业,建成蔡旗沙滩、重兴上下案、三雷三陶等县级设施农牧业示范点47个。
同时,全县大力推广“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组建设施农牧业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组织1231家,培育发展家庭农场88家。加快品牌建设,注册了“漠上花”“玉乳”“中天羊业”“陶中果品”等品牌商标。积极发展农超对接的网上销售模式,畅通销售渠道,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目前,该县温室甜瓜、人参果等5个设施农牧业产品通过阿里巴巴、淘宝网等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与此同时,充分发挥“中国肉羊之乡”品牌效应,依托中天羊业有限公司20万只屠宰精深加工线,着力抓好肉羊销售加工。
优越的资源环境吸引外商投资
今年以来,民勤县依托农村“三变”改革,从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入手,积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据了解,总投资2.68亿元的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由腾盛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与苏武镇羊路村共同出资建成,园区以建设有机农产品及出口外销为目标,发展日光温室和特色蔬菜3800亩。其中,1800亩用于建设300间钢屋架无立柱日光温室和100间钢屋架拱棚,2000亩用于种植专门销往香港的特色蔬菜。
“民勤土地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光照时间长、温差大,而且无污染,种出来的蔬菜品质高、口感好,比较受香港顾客的认可。”
香港家农蔬果批发专门店有限公司甘肃德农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魏献炜说,吸引他们的是民勤县优越的资源环境:“今年在这里投资合作种植蔬菜2000亩,并希望能够长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总经理许尔才说:“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产业园目前已带动周边400多家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下一步将以基地为依托,发展生态旅游业,以更多的形式和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民勤县委书记黄霓告诉记者,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民勤县还综合运用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等措施,推进农业节水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农业生产逐步走上了高效节水之路。
打造红旗谷特色旅游村
记者来到民勤县重兴镇红旗谷特色旅游村,只见新建的主题广场干净整洁,旅游厕所别具一格,特色农家乐一条街彩旗飘飘……
去年以来,重兴镇着力打造红旗谷特色旅游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红旗谷村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在“土”字上下功夫,在“吃”字上做文章,充分挖掘本土生活元素,让到访游客充分体验原汁原味的民勤风土人情。
该镇按照“修旧如旧、古朴典雅”的理念,对20户旧农宅进行升级改造,现已投入运营13户。从去年开业以来,红旗谷村已累计接待旅客4.65万人次,实现收入56.3万元。记者在红旗四社看出到,精心雕饰的门楼,古色古香的平顶四合院,吃“盆盆鱼”、住“土坯屋”、睡“大土炕”,处处透出农家元素,游客在此可以品尝美食,体验农户生活。
徐景芳是红旗谷的村民,两个孩子都在读大学,每年花费4万元左右。她和丈夫以前一直做农产品代收,收入不稳定,经常为生计发愁。看着乡亲们农家乐越做越红火,她也做起了农家乐生意。五一小长假期间,徐景芳的“红崖鱼庄”正式营业,没想到开张第一个月就接待游客150多人次,收入1万多元。她说:“希望未来能把农家乐做出自己的特色,光顾的游客一天比一天多。”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民勤县以发展温室瓜菜、肉羊养殖、文化旅游、节水农业等主导产业为重点,在重兴镇红旗村、苏武镇羊路村等8个村先行试点,积极探索农村“三变”改革新机制,有效破解“三农”难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效、农村稳定,加快全面小康社会进程。